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开创融资新局面
文章来源: 2014-02-18


本刊记者-赖松
 
    近两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内有一大批优质企业铆足了劲头,誓要登陆A股资本市场,结果却是屡屡受挫。幸运的是,自新三板扩容概念热炒之后,不少企业终于有机会圆“曲线上市”的梦想。不仅如此,目前,全国范围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线的步伐正在加速,此举也为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开启融资新渠道增添了更大的可能性。
    不过,也有很多人在问,新三板扩容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大举发展真的能解决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顽疾吗?实际上,在上期专题《向“四板”要钱》中,这一问题已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三板、四板市场的作用当然是正面积极的,但从记者得到的反馈看,还有必要补充说明其可行性。
    从历史层面看,纺织服装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一直受制于融资难问题,无论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还是企业扩大规模、改造升级,资金的缺乏都让纺织服装企业举步维艰。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家收紧银根、纺织服装行业运营成本上涨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持续影响,一度使企业经营困难加剧。
    同时,长期存在的产业偏见以及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下降等客观因素还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投资者眼中,即便是优质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很难被持续看好,由此使得这些企业在登陆内地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各地企业家圈子、商会组织甚至亲朋好友之间想出了诸如民间借贷等原始的融资法子,但事实却是,他们在钱的问题上没少栽跟头。
    因此,在承受了融资太难、借贷风险高后,从情感角度考虑,相信更多的企业更愿意去了解新兴的三板、四板概念。一方面,从四板市场的本质上看,四板市场主要面向非上市、非公众公司、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其准入门槛明显低于沪深交易所的特点更能为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在广东等沿海省份已经出现了利用四板市场进行融资的成功案例。据记者了解,这些服装业内优质的中小企业在挂牌后成了投资者追捧的对象,是私募融资反应最热烈、交易额最高的企业,挂牌后股价持续走强。
    可以看出,在纺织服装行业多年来遭遇的融资难、融资贵背景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尤其是适合广大中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繁荣,不仅能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从根本上打通阻塞已久的资金脉络,还能让更多的专业机构对这些处于上升通道中的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为其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